普京这次访华之行可谓收获颇丰,除了得到朝鲜的重要承诺外,还签署了一份重要的三方协议。据观察者网报道,9月2日实时查股票配资,中俄蒙三国元首在北京会晤,就三方合作再次达成重要的战略共识。会晤结束后,俄气首席执行官米勒宣布,中俄蒙已经签署了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备忘录,这意味着这条计划了数年,经过多轮各层级沟通的战略能源管道即将落地。
近些年来,我国能源需求量正在不断扩大,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也越发密切,双方都有意愿进一步深化合作。但路线的选择上,迟迟未能敲定。中俄管道天然气的运输路径主要有三个选项,一个是中俄直接联通,但考虑到地形等问题,建设难度大、成本高。
第二个路线则是俄气先通往哈萨克斯坦,再入境中国。虽然哈萨克斯坦境内有现成的管道,建设成本能够大大降低,普京也曾有意选择这一方案,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曾与托卡耶夫有过沟通。但在中方看来,这条管道运输能力已经趋于饱和,难以承载中俄间庞大的天然气供给流量。所以总的来看,经过蒙古国再输入中国,是最合适的路线,也契合我国的能源战略规划。
根据俄方介绍,一旦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天然气管道项目落地,俄方每年能够向中方多运输高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,而且俄方还明确表示,价格将低于向欧洲客户收取的费用。所以这条能源管道,将促成三赢局面。中国的能源供给得到了进一步保障,俄罗斯通过扩大对华能源出口缓解了经济压力,蒙古国不仅可以赚取“过境费”,而且还可以借此契机改善国内的能源供给结构。
不过远在白宫的特朗普,或许又将恼羞成怒了。他当初对华发动贸易战的目的之一,就是希望中国能够采购更多美国的天然气。但后续局势的发展,可以说每一步都与他预期的完全不同。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施压,中方不仅没有后退一步,反而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应对。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,从今年3月份开始,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已经清零,往后几个月也基本上没有下单。
或许在特朗普看来,只要中美达成了协议,中方就会逐渐取消这些反制措施,中美贸易将回归正常,中国会继续向美企下单购买液化天然气。但现在中方与俄蒙签署了备忘录,意味着在战略层面,将继续挖掘与俄罗斯合作的潜力,相应的,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将下降甚至长期处于极低的水平。
更让特朗普感到恼怒的是,中国合作的对象不是别人,而是俄罗斯。要知道,特朗普在展现友好姿态,依旧未能推动俄乌和谈后,正在逐渐转变思路,想要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,迫使普京妥协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,特朗普将目标瞄准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,并已经对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印度加征了“惩罚性关税”。
美财长贝森特还透露,正在与欧洲协调,要求他们也对印度购买俄油的行为制定惩罚措施。美国迟迟没敢将矛头对准中国实时查股票配资,是因为特朗普清楚,当前中美谈判的局面必须维持。如今中方加大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,美国对俄施压效果必将大打折扣。但即便如此,特朗普恐怕也只能默默接受。毫无疑问,中俄蒙三方合作实现了“三赢”,而美国成了最大的输家。
易云达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